“父皇,没想到皇叔竟然是这么一个表里不一的人,他骗了天下人,更辜负了父皇对他的兄长慈爱之心,如此伤天害理之人,不杀不足以平民愤!”
皇帝本来愤怒归愤怒,却还有一丝清醒,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,他不能仅听一人之词,就给所有人定下罪罚,天幕看似是上天的旨意,实则后面也不过是一个凡人,有所偏爱的意见。
但是太子这么一说,皇帝是真忍不住了。
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,怒斥道:“你还有脸说敬王,你做的事现在天下皆知!是左州百姓没有民愤,还是你觉得,你做的那点儿事,和敬王违背祖宗之法比,算不得什么!”
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,还要平民愤,第一个该杀的就是太子!
太子闻言,面上一白,赶忙低下头,不敢多言。
申王见此,控制不住的露出一丝笑,他现在毕竟年轻,城府不够深,演技不够精湛。
这一笑就将皇帝的怒火引到了他身上一些,毕竟天幕说,太子的事情很可能和申王有关,所有人听的清清楚楚。
“申王,你若是想笑,不如直接笑出声来,遮遮掩掩的做什么!”
其实申王在天幕口中的罪,皇帝并不觉得如何,只是申王这个人,让皇帝很不满意。
明明现在太子和敬王都要倒台,是大好时机,这个时候站出来,平息骚乱的人,一定能收获不小的名声威望。
结果申王就知道躲在旁边偷笑,完全不知道这个时候该站出来了。
见两个皇子先后挨了骂,而皇帝的愤怒神情并未褪去半分,沈玉耀站了出来。
“父皇息怒,天幕所说毕竟只是一人之言,成王败寇,史书乃是人写,不可尽信,所以即使有后世史书定论,也不足以当做证据,不如让人去查一查吧。”
女儿的话让皇帝的愤怒的情绪稍稍减少了些。
他的孩子们里,还是有个冷静,能看得懂大局的人的。
坐拥天下的是沈氏,又不是什么天幕,哪儿能事事都听信天幕所言,大庄可不像前朝,那么相信所谓的神授皇权。
“你说的对,命令大理寺卿细查天幕所言,务必要查出证据,有理有据方可定罪。”
“是。”
禁军得令出宫,皇帝好似刚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,恢复了之前冷静的模样。
只是他不时就要看沈玉耀两眼,像是第一天认识这个女儿。
怪不得后来,他会选玉阳为太女,比起她的两个兄长,玉阳确实更加优秀。
奇怪,为什么之前完全没有察觉到过?
皇帝想不明白这一点,干脆就将原因归为沈玉耀之前年幼,又和太子关系好,所以不曾表现过。
现在不一样了,天幕直接挑明了之后两人会反目成仇,所以沈玉耀就开始崭露锋芒,为自己日后与太子党的交锋提前做准备。
还有她那个上不了台面的兄长。
同为曲贵妃所出,两人的性情和格局,真是天壤之别。
皇帝想到这儿,才想起此处还有皇后和贵妃,奇怪了,他刚刚呵斥太子的时候,皇后怎么一言不发?
以前他一怒火冲心,呵斥太子,皇后都要拦一拦,尽力维护他和太子只见的父子情,今日却一反常态的安静。
还能是为什么,皇后到现在还沉浸在他们最后的结局里,伤心不已,无法释怀。
努力半生,最后得到的是家族分崩离析,夷三族的结果,谁都不会好受,更不要说她还死的那样早。
让她日夜难眠,无比难受的头痛之症,最后要了她的命,也带走了郑氏一族。
命运无常,让人难以接受。
最后只能怔然出神,什么话都说不出口。
而另一头思前想后,迟迟不肯动身,以至于被后来到府上的禁军押走的敬王,根本没有见到他皇兄,直接被扔到了大理寺的牢狱里。
第161章
敬王这次下狱,恐怕就出不来了。
别看皇帝表面上似乎并不觉得天幕说的对,还认为天幕一家之言不能尽信,实际上,天幕说的是不是真的,他比谁都清楚。
敬王究竟会不会做出那些事情,他心里也有数。
这些年敬王私底下的小动作,皇帝是看在眼里的,他只是觉得那是他最后一个弟弟,杀了的话,就坐实了他上位是杀光兄弟的残暴流言。
好吧,不能说是流言,根本就是现实。
“父皇息怒,天幕虽然还未讲完,但已经给了我们结局,若他皇叔真的做了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,父皇也已经给了他惩罚了。”
沈玉耀怕皇帝给气出个好歹,现在她的处境因为天幕的出现变得有些危险,如果皇帝现在倒下,她绝对挡不住来自太子和其他人的报复。
皇帝明白,他确实不能出事,压下心头的恼怒,他重新坐了下来。
天幕还在继续说。
“这些洗脑包,都是用真实和虚幻结合在一起编造的,就好像后世一直流传,说大帝残暴,对宗亲和当时的大臣皆是下手毫不留情,犹如嗜杀的机器,可事实真的如此吗?”
“对于大帝来说,她真的会在下决策的时候,夹带个人感情,对当时阻挡她登基的宗族与大臣痛下杀手吗?”
“答案显而易见,不可能的!大帝是个心怀天下的人,她做的所有事都有共同的前提,那就是于国于民是否有利。”
沈崇听着这段话,面上露出沉思的表情,他低着头,突然想起了先帝。
先帝选择他登基,不光是因为他是太子,还因为他是最合适的继任者。
刚建立的帝国还不够强大,要受制于多方,而体内流着郑氏血脉的太子,在登基后能更好的安抚那些野心勃勃的大族。
能让那些大族,心甘情愿的为朝廷所用。
就好比当初他娶郑婉婉,不是因为爱,而是因为郑婉婉出身郑家。
现在轮到他娶选择继任者了,他必须在孩子里选出最合适的那个人。
太子是绝对不可能的,其实就算太子什么都不做,有郑家为母家,他都不可能在皇帝手里接过执掌天下的神器。所以皇帝一开始的选择就只有他其他孩子。
而在其他孩子里,太小的孩子入不了他的眼,大一些的又大多比较废。
矮子里面拔高个,皇帝会选择申王。
因为申王的母妃曲贵妃身后曲家并不是老牌士族,以军功立身的曲家,能稳定江山社稷,而曲贵妃同样是后宫里除皇后外身份最高的妃嫔。
申王个人能力也不错。
但同时,沈玉耀和申王的特性,几乎全部吻合。
这对亲兄妹,出身完全相同,差异之处,就只有一个是公主,一个是皇子。
如果沈玉耀比申王强太多,皇帝还真拿不准,自己会不会选择弃用申王,而立沈玉耀为太女,继承大统。
“优秀的孩子,往往有优秀的父母,太宗皇帝和曲太后在这上面做的非常好,或许后世人会争论太宗皇帝的功过,但每每论起,都会默认太宗皇帝非同一般,因为在那个未曾出现过公主继位先例的年代,是太宗皇帝慧眼识珠,一力推举大帝继位。”
“这份功绩,足以吹个千百年。”
天幕最后给皇帝吃了颗定心丸,沈玉耀能继位,多亏了他在其中相助。
并不让人意外,又让人很意外。
皇帝觉得自己会这样做,其他人则一脸不理解,完全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,才越过优秀的皇子,将皇位传给一个公主。
即便这个公主做的很好,那也不代表其他皇子会做的不好啊,试都不试试吗?
“帝王功绩,多指对后世影响大的事情,除了前期的广开言路,提拔女官,开疆拓土,主持科学改革以外,大帝还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,那就是设立女医大学。”
“古代的卫生条件比较差,医疗资源同时也很紧缺,这件事其实一直到现代也没有被很好的处理,但是古代更加严重。”
“无法得到治疗的百姓中,以女子更为艰难,因为卫生条件差,女子更容易得妇科疾病,而大多数行医的大夫都是男子,种种原因的桎梏下,女子的身心健康,成了心头大患。”
“古代也有女医,但是因为一些陈旧的思想,女医无法完全获得来自师长的教导,她们的医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她们去解决天下一半人的病痛。女医大学,成了这个问题的优先解决方案。”
女医培养出来,不是只能治疗女子,而是可以更好的治疗女子,比起男子行医,女医的存在能更好的治疗天下人。
皇帝颇有所动,不过他并没有现在就着手去办的想法,这件事也就只有女帝能办成。
女帝想要办女学,没人会觉得有什么问题,毕竟沈玉耀一开始的态度就摆在那里,她刚上位就提拔女官,俨然是想让女子立起来,其他大臣连自己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,哪儿有心思跟女帝折腾。
况且女帝扶持女子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可现在的皇帝不行,很多事情他都做不了,比如开疆拓土,他如果想打仗,满朝文武都会阻止他。
因为朝廷没钱,没兵,没武器,没有一定能赢的信心。
皇帝想到这儿,又看了眼他的七女儿,或许有些人天生就该为帝王,听天幕的说法,他女儿想做的事情,最后都做到的。
君臣和睦,上下一心,共创盛世,这种场景只在传说中出现过,那些圣人明君才能做到。
“在新阳年间门,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,大帝的功绩,是说也说不完,写也写不尽,后世人去议论,有时候会因为太多,丢三落四,无论怎么提及都不够全面。”
“所以我拉了一张表,上面写着每一年大庄发生的巨大改变。”
天幕说着,改变了呈现出的画面,变成了密密麻麻的文字。
字被简化过,但还留有大致的形态,联系上下文,连蒙带猜也能明白上面是什么意思。
刚开始看的时候,所有人的表情都还算寻常,前期出现的事情,天幕几乎都已经说完了。
虽然摆在明面上看还是会觉得好夸张,但已经经历了第一波冲击后,内心有了一层防备,倒不至于让人目瞪口呆。
可是往后看,他们的表情开始变了。
本以为前面的就已经够多,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多!而且那些字,他们猜能猜出是什么,却看不懂是什么意思!
什么全国铺建列车轨道,通车运行,港口贸易额突破百亿大关实现经济全球霸主,使草原佛地百姓彻底归顺……
前面看不懂的就算了,草原佛地那么容易安抚吗?不光打下来只用了一年,归化百姓竟然也只有了五到十年而已。
这简直不合常理。
要知道一个地方打下来后,想要那个地方彻底融入中原,少说也要个百年时间门,两边已经能自由通婚,血脉交融才行。
十年够干什么的?可能草原和佛地的百姓,有的刚知道自己被灭国,融入了中原。
匪夷所思!
如果他们能打开弹幕,就会看见满屏“大帝开挂了”的言论,这个速度,放到后世也是相当炸裂的。
可当时大帝就是做到了。
中原一直被最优秀的人保护的很好,建设的很强,这些短暂数字的背后,是无数人从中原奔赴到边疆,入陌生之地,费尽心血,辛苦耕耘的结果。
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第223节
同类推荐:
你男朋友下面真大(校园 np 高h)、
天下谋妆(古言NP)、
钢铁森林、
洁癖的禁欲医生(1V1)、
熟人作案、
【系统】灌篮高手采精攻略(校园nph)、
蝴蝶效应、
汁水丰沛 (古言 1V1H)、